
创新先锋
4月22日,第19届中国发明家论坛暨发明创业奖颁奖典礼和中国发明协会八届五次全国理事和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举办。
会上,由德健众普首席科学家贺西京教授领衔的“仿生骨小梁可活动人工椎体精准重建脊柱功能的关键技术与示范” 项目荣获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一等奖,贺西京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出席颁奖典礼。

作为国家级领军人才,贺西京教授在学术和临床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多年来,贺教授在脊柱外科领域深耕细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患者心中的希望之光。
此次获奖的成果,源于贺西京教授团队长期深耕脊柱外科研究领域。团队围绕经典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后相应脊柱节段活动功能完全丧失,以及现行的椎间融合内植物常出现塌陷、移位等手术并发症的难题,在国际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椎体次全切术后可动人工颈椎植入、重建椎体运动单元功能的理念,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性研究和临床应用,获得优异疗效。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教授为贺西京教授颁发获奖证书
该项目国际首创“前路椎体切除、减压后颈椎可活动固定”新技术,将自主研发3D打印可活动人工颈椎植入,同时实现了椎体及病灶切除术后颈椎稳定性的重建和颈椎活动功能的重建。首创前路椎体切除后仿生个性化穹窿顶钛笼精准重建脊柱稳定性新疗法,发明3D打印个性化穹隆顶钛笼式人工椎体,实现了脊柱疾患的精准化和仿生性治疗,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缩短了手术时间,大幅度提高了疗效。
项目成果在国内十余家三级甲等医院推广应用,受益患者上千人,培训医师2000余人。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1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34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建设骨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1个,成员主编或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3部。项目研究成果被《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受到业内国内、外诸多权威专家的认可。
图片与文字内容来自第三方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